“我想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爆炸式的增长。”日前,“2013国际智能物联&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在焦作召开,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唐志敏表示,新的产业将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毕业生是我们国家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战略型新兴产业就业,既有利于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又有利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据了解,去年全球机器人销量的70%集中在5个国家,即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和德国,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
8月9日,中国最具规模的家用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巴罗科技园区开始奠基。这意味着,家用智能机器人在中国已经迈进了规模化生产的领域。它的示范作用,将加速我国家用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科研基地的建设,从而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在新产业涉及的相关领域就业。
目前,争夺机器人项目落户已经成为各地新兴制造业掰手腕的较量。国内制造业出于从人力成本倒逼和自动化生产转型的需求,让工业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重庆、天津、昆山、青岛、沈阳、中山等地机器人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今年6月22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国机器人教育联盟筹备会议,拟成立教育机器人企业联盟,将全国范围内的生产教育机器人的厂家和企业联合起来,就机器人教育目标、学科规划与建设、产品标准化等问题逐步达成共识。深圳、哈尔滨、河北、北京等地的高校也开始与企业合作,引导大学生进入机器人研发产业。
“我觉得政府应该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其中的中小微企业就业,来满足这些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唐志敏表示,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结构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今年国办下发的关于高校毕业生的文件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战略型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拉动作用,这其中也包括了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产业。
长期从事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研究的被发现网创办人夏青在论坛上表示,关注高科技新产业所带来的就业机会,需要政府、高校、领军企业、培训机构、新闻媒体五位一体,上下联动,组合出击,这样才能有效打破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科技企业人才匮乏的瓶颈。这次论坛上,紫光优蓝、新华文轩、央讯国际、被发现网联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启动“机器人助力万名大学生创新就业工程”。
新产业究竟可以带给多少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机会呢?紫光优蓝副总裁沈洪锐表示,物联网超越了互联网人与信息的沟通,它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你在公司就能指挥家里的电饭锅开始煮饭、打开家里的空调、让热水器为你放好洗澡水、看到孩子是在学习还是玩游戏……这一切的核心中枢就是一个机器人,而相关的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导购、售后服务都需要大学生。未来5年,随着这一产业的高速发展,预计至少会提供20万个相关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