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会展行业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多位代表提出,会展业需通过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发挥其推动经济复苏、产业升级的“风向标”作用,并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深度联动。
市场化转型:从“政府主导”到“需求驱动”
随着财政政策优化调整,政府主导型展会加速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全国人大代表陈达指出,国家级展会需精准定位行业需求,通过引入专业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需对接效率。例如,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近年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匹配,推动“展商变投资商”的案例显著增加,成为实体经济复苏的重要推手。
技术赋能:数字会展重塑行业生态
数字化转型成为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上海代表团代表楼向平提出,应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展会体验,并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优化供需匹配效率。目前,上海已培育出多个数字会展标杆项目,探索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推动“云展会”“智能管理系统”等技术场景落地。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强调,会展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路径,需通过模式创新实现产业链全要素重构。
绿色实践:低碳展会引领可持续发展
绿色会展理念加速落地。上海、广东等地明确提出,由政府主导展会率先推广模块化展具、可循环材料,并建立绿色会展评估标准。全国人大代表盘健在审议中表示,绿色发展需与土地政策、乡村振兴等战略结合,例如在西部地区展会中融入生态保护主题,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国际化提速:助力企业“出海”与全球资源对接
会展业国际化步伐持续加快。代表们呼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展会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举办国际性展会,推动本土品牌“走出去”。与此同时,企业出国参展需求激增,进博会等平台通过跨境资源对接,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核心渠道。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指出,会展业需与旅游、文化等领域联动,形成“展旅文商”一体化生态,放大进博会等平台的溢出效应。
展望:会展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共进
两会代表普遍认为,会展业与电子信息等战略产业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一方面,专业展会成为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成果的首发平台,加速产学研融合;另一方面,会展业自身的数字化实践(如智能管理系统、云展会)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技术验证场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当前,中国会展业正通过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转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底座成熟,会展经济有望在提振消费、赋能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展会信息网(www.Cef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