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展望2015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

来源:  作者:Cef114.Com  发布:2014-12-24  点击:

2014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态势。产业减速明显,产业销售产值进入一个新的低速增长区间,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高位回调,产业出口于国际金融危机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形势严峻。展望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增速仍将维持在10%左右,产业仍将面临国内外宏观经济普遍降温、增速面临降至个位数风险、领军者与追赶者角色正发生变化、智能硬件与跨界转型成为关键词等新常态,产业发展存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部署滞后、集成电路基金可能造成产业分散布局风险、芯片与元件基础制造工艺与国际水平拉大差距、新兴产品和领域尚未取代成熟产品的重要地位、光伏产品和平板显示再次遭遇国际市场出口管制等问题,建议政府应尽快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统筹布局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等电子基础产业、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集群和区域新增长极、引导发挥龙头企业的战略性作用、丰富新兴产业发展的监管方式和手段、推进电子信息企业跨界并购和发展。

展望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与中国宏观形势走向一致,从外部环境、整体产业、细分行业、产业转型四方面呈现出新常态。尤其是2014年以来,产业突如其来的出口负增长态势,对2015年产业发展定下了严峻的基调。但同时,应看到集成电路政策效应的显现,以及智能硬件和跨界转型的加速,将为产业注入新鲜活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任务面临严峻挑战,但也呈现新的契机。

政策引导注入新活力

(一)外部环境新常态:国内外宏观经济普遍降温。

全球经济仍然处于低位徘徊,不同经济体面临挑战各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4.0%下调至3.8%。由于法德等核心国经济回暖以及希腊逆转颓废态势,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GDP同比增速都好于预期。但由于通货紧缩压力上升,以及希腊政府仍面临着确保主权债务的一系列挑战,2015年欧元区表现仍然令人担忧;由于长期经济结构失衡和石油能源收入下降,俄罗斯经济下行风险增强,而其他新兴经济体也面临通缩压力,难以开启高速增长。有国际机构调查显示,38%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正在恶化,达到两年来的最低谷。

中国经济也将在波折中低位运行,各行业领域皆面临下行压力。从2014年我国经济趋势看,从第一季度的低位增长至第二季度增速(7.5%)回升,再至第三季度(7.3%)的下降,可以看出,虽然货币政策、基础建设投资项目等政策引导产生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基础脆弱,预计2015年经济基本面仍然难以出现明显回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市场长期拐点的来临,对我国经济全面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由于缺乏显著的增长点,预期2014年全年GDP增速将处于7.2%-7.5%区间,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小幅下降,至7%左右。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深刻影响,出现了自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首次出口负增长,产业投资不断波动。受上年基数较高以及打击对港虚假贸易等因素影响,2014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增长由正转负。截至第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下降3.3%,出口额同比下降1.8%,进口额同比下降5.5%;受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产业投资状况同样令人担忧,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仅为10.5%,相较同期工业投资,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降低了3个百分点,并且再创2014年单月最低水平。预计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有望结束负增长,投资增速约为10%,产业外部环境较为严峻。

(二)产业增长新常态:增速面临降至个位数风险。

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进入较低的增长区间。自第一季度以来,产业增速陡然下滑,直至第二季度企稳回升,再至第三季度基本稳定,但其中只有3个月增速高于10%,即7个月增速都出现了个位数。1-10月,全产业销售产值达8.3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成熟市场产品产量增速不断下滑,移动通信基站增长形成亮点。手机产品增速继续下降,彩电产量明显上升,移动通信基站增幅超过100%,成为重点产品的最大亮点。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仍然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出口难以成为产业重要增长极,但国家集成电路推进纲要等政策有望拉动产业发展,预计产业规模增长水平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持在10%左右。

虽然增速有所下滑,但行业效益有望上升。截至第三季度,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1%,利润同比增长30.1%,全行业实现利润率4.1%,不断提升,但仍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所成效,计算机巨头联想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利润增速超过10%,再创新高;家电巨头海尔通过实践“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转型战略,利润增速高达18%;70家元件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平均增长25.6%;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芯国际上半年毛利润率达28%,达近年来最高水平。可以预期,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带动下,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达到4.5%左右,不断逼近工业平均水平。

政策引导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2014年以来,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光伏企业规范条件、彩电行业/手机行业品牌建设以及推进云计算创新发展等方面都出台了国家级或部委级政策措施。最吸引产业界和投资界关注的,莫过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下简称《推进纲要》)。集成电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美国将其视为未来20年从根本上改造制造业的四大技术领域之首,而这份文件的出台将集成电路的地位从产业内部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不仅确立了2015年、2020年和2030三个阶段的产业发展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建设性地设立1200亿元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并配合地方集成电路基金,带动全产业链和生态链建设。

(三)细分行业新常态:领军者与追赶者角色正发生变化。

通信设备制造业仍然是产业发展增速最快的行业,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内,成为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领军者。但是,从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由于智能手机市场正逐渐饱和,行业增速已经持续下滑。截至2014年10月,通信设备行业销售产值增速已经降至16.3%,比上年同期下降7.8个百分点。预计通信设备行业仍将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最重要的引领者,但鉴于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增速仍将持续下降,2015年可能降至15%以下。

家用视听行业和计算机行业出现缓慢增长。1-10月,家用视听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8%;计算机行业出口增速扭转了负增长局面。1-10月家用视听行业内销市场回暖,内销增长1.7%,高出1-9月0.9个百分点。1-10月计算机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5%,但计算机行业占全行业比重仍继续下滑。展望2015年,联想成功并购IBM X86服务器的后续效应将显现,带动提升我国服务器行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云计算发展的巨大需求,可能带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而随着平板显示产业自给率的不断提高,电视供应链不断完善,但智能电视面临的内容监管不确定性增加,家用视听行业发展喜忧参半。

集成电路产业在政策推进下不断追赶前进,成为产业未来3-5年的最重要增长力量。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2125.9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第一季度销售额为587.5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为-15.4%;第二季度为751.1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为27.8%;第三季度为787.3,同比增长19.7%,增速为4.8%。受利于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好转,特别是以便携式移动智能设备、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设备的快速增长,预计第四季度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将继续平稳增长。《推进纲要》的发布以及首轮数亿元的投资基金将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预计2015年集成电路产业将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重点,逐渐确立在产业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四)产业转型新常态:智能硬件与跨界转型成为关键词

手机制造商加紧转型可穿戴设备。一方面,我国智能手机发展逐渐成型,我国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具有世界级规模,具有挑战新兴领域的实力;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增长从高增长区间进入正常增速,推动智能手机厂商对新型领域的布局。2015年,苹果将正式推出可穿戴手表Apple Watch,这一款被期待的明星产品可能点燃可穿戴市场。国内智能手机巨头也积极布局可穿戴领域,小米已投资25家与智能硬件相关的公司,涉及网络监控头、智能血压计等领域,有望增强小米用户群黏度,进一步提升增值服务类型和方式;联想已发布了首款智能手环SW-B100,并且随着对摩托罗拉收购的进行,Moto360等可穿戴产品也将进一步充实联想的可穿戴家庭。2015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期间,中兴、华为也有望推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新品。

计算机、家电企业增强全产业链智能化。紫光集团通过对国内芯片龙头企业展讯通信和锐迪科的并购,在短时间内跻身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前20名,并一举成为内地芯片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迅速进入芯片行业全球第一梯队,对于改变目前我国芯片设计业过于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的发展困局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效应。湘鄂情与安徽广电联合,跨界进入安徽省家庭智能有线电视云终端,而海尔电视和阿里巴巴联手发布海尔阿里智能电视,这些举动都可能成为2015年智能电视和智能家居领域跨界合作的风向标。

智能汽车可能成为下一个跨界竞争新领域。智能汽车涉及电子元器件、芯片、软件、互联网等电子信息领域,实现技术的融合、产品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和模式的融合。国际IT巨头已经积极入局智能汽车领域,如苹果、谷歌、微软将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向汽车迁移,IBM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优势开发全方位联网移动汽车解决方案,而国内的小米、中科博太等企业,也开始积极关注向智能汽车领域的跨界发展,发挥既有的智能操作系统生态圈优势,或通过掌控智能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智能汽车的融合。

形势不容乐观

(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部署滞后。

针对企业互联网战略机遇做好顶层设计、互联网工业战略。在美国商务部的支持下,2014年3月底,由AT&T、思科、通用电气(GE)、IBM、英特尔等发起成立的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力图通过设备与IT技术的融合,将高性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结合,从而大幅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并创造新产业,进一步推进美国“再工业化”国家战略。工业互联网具有从产品创新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从流程管控转向数据系统、从延时运营转向实时运营、从领导指挥转向员工创新四大特点,是未来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制高点,也将成为下一阶段全球信息产业竞争的核心。而我国尚未针对工业互联网领域形成统一的国家战略,在当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地位提升的形势下,我国的战略滞后可能丧失产业发展机遇。

(二)集成电路基金可能造成产业分散布局风险。

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出台实施,规模为125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管理公司已于近日成立。配合基金管理,北京、天津、安徽、山东、甘肃、四川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地方集成电路扶持政策。针对当前基金管理模式,可能出现以下四点问题:一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与地方集成电路基金同时对大型企业的集中支持,不利于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二是集成电路行业高投资、长周期的产业发展特点要求基金着眼于长期收益,存在投资短期收益性低的阶段性问题;三是集成电路行业竞争格局要求布局相对集中,这与多个地方投资热情的高涨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四是产业扶持与市场脱节的风险,集成电路产业不是独立产业,其设计与市场应用需求密不可分,基金应该充分贯彻“设计为龙头、制造为基础、设备和材料为支撑”的思路,统筹拉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发展。

(三)芯片与元件基础制造工艺与国际水平拉大差距。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电子信息领域技术创新密集发生。在集成电路领域,我国台积电28nm工艺的营收比例已经高于40%,而高通即将与台积电联手采用20nm先进生产工艺量产首款八核移动处理器。反观我国大陆,预计2015年28nm工艺才能正式投产,与先进制造业工艺差距逐渐拉大。类似集成电路,我国电子元件制造业的进出口也出现明显下滑。究其原因,一则受制于我国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际龙头企业的代工订单和生产线建设加速向中国以外地区转移;二则国内先进工艺水平仍然受制于工业领域“四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的影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显著受限。特别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所代表的通过价值网络实现横向集成、工程端到端数字集成横跨整个价值链、垂直集成和网络化的制造系统等产业发展趋势,都对我国电子基础制造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新兴领域规模尚小难以主导产业增长。

传统优势行业增速明显放缓,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但规模偏小。从细分行业看,近两年来,通信设备行业一直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主要是得益于智能手机市场的急剧膨胀。但由于产量规模基数不断扩大,智能手机普及率快速提升,市场增速开始下滑。微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传统产品的增速都降到了5%以下。从重点发展领域看,4G牌照发放带动了移动基站建设,但要拉动通信设备全行业提升仍需时间;《国家集成电路推进纲要》出台后,集成电路产业仍然面临出口负增长的严峻挑战,产业的发展仍待基金配套细则出台,后续效应有待观察。更为严峻的是,新兴增长点尚未形成市场规模。随着国家云计算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国家级、地方级智慧城市意见相继出台,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也已成为市场关注热点,然而这些领域当前市场规模较小,难以抵消传统优势行业增速下滑对产业整体增速的影响。

(五)光伏产品和平板显示再次遭遇国际市场出口管制。

在光伏领域,一是美国发动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意图同时限制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两个产地的光伏产品,初裁结果不利;与此同时,印度也对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做出反倾销终裁。二是欧盟这一传统目标市场出口占比大幅下挫。2012年欧盟占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70%左右,2013年降低至30%左右,而2014年这一比例继续减少至22.6%。欧盟已经成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次于日本和非洲之后。在平板显示领域,一是随着国产电视面板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日益增加,竞争对手利用价格、专利、标准、能效、环境评价等多种非关税壁垒手段打压国内企业的方式逐渐增多。二是在ITA扩围、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影响下,面板发展成为中国台湾和地区韩国谈判的砝码,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一)尽快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

有步骤、有部署地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尽快制定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战略,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渗透,增强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支撑作用。加强国内企业在金融、汽车制造、电力、铁路等领域的互联网化。当前,国内企业在云计算的技术和设备已经基本具有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在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都具备实现去“IOE”的基础条件。应积极推动我国各行业领域应用的国产化替代。

(二)统筹布局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等电子基础产业。

进一步制订与贯彻《推进纲要》实施细则。统筹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及地方集成电路的资金使用方式,明确基金使用的边界,引导更多市场资金投入集成电路相关行业。注重平板显示行业资源整合,推动资源聚集以提升整体效能,防范盲目建设和低水平建设,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好产业基础的企业投资,引导投资主体进一步集中。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广播电子器件、高频器件等长期薄弱元器件生产能力,推动刻蚀机等高精尖设备的自主研发,加快气相外延生长(MOCVD)等自主设备的市场推广,充分挖掘我国智能制造的潜力。

(三)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集群和区域新增长极。

通过贯彻落实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继续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长三角、环渤海等优势地区的集聚效应。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吸引国外投资,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在产业分工体系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动中西部地区形成新增长极。

(四)引导发挥龙头企业的战略性作用。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并在全球居于重要地位,我国已经培育出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一流实力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企业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在汇聚与整合发展资源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要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提升,就必须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以之为引领、为核心,打造企业集团,形成业务间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发展格局;引导和推动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高端环节进行战略并购,实现企业发展能力的提升。对于竞争较为激烈、骨干企业多、但龙头企业不突出、集中度不高甚至已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领域,更要通过推动并购,使骨干企业达到必要规模,为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集中投入创造条件,得以集中力量打造世界级大企业。

(五)丰富新兴产业发展的监管方式和手段。

一是对于互联网电视、视频带来的数字内容管理,首先应研判产业发展趋势,需迎合智能终端多屏合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适当放松监管范围,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自主发展的机遇。二是面对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物联网等新兴行业领域,应尽快理顺政府部门的职责,统一统计口径、建立标准、明确产业归属,便于高效、集中、科学管理。

(六)推进电子信息企业跨界并购和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路径不断增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在此新形势下,谁先突破既有领域,形成基于多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谁就将率先确立竞争优势,龙头企业更能够借助在新进入领域的优势巩固自身行业的领导地位。同时,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领域的渗透融合,不断促成产业间交叉创新,将给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为此,应加强对企业跨界并购、跨界发展的研究,梳理企业发展需求和现阶段存在的限制与障碍,特别是对传统产业、传媒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行政审批等进行深入分析,出台有效措施,为电子信息企业开展跨界并购提供支持。

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展会信息网(www.Cef114.com)

上一篇:中国电子(CEC)的三年创新转型升级
下一篇:2014年1-11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全国排名第一
 
相关资讯
在线客服系统